第24章 二中的骄傲-《我的回塑人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明亮的阳光铺满大地,在寒冬腊月带不来一丝暖意。
    坐落在城东的县招待所从外看起来并不出彩。
    内里乍一看去也没有那种金碧辉煌的富丽堂皇,倒是有点低调奢华的意思,这在一个小县城殊为不易。
    大堂里两拨人马簇拥在一块。
    那只胖乎乎的左手主人袁县目光忽地一顿,软踏踏的手好像忽然有力了,一下哈哈笑起来:“哈哈,周老板莫太客气了。”
    目光再次扫过露出大半的白金色腕表,袁县笑呵呵的说:“应该是请周老板多关照关照我们共同的家乡啊。”
    “哈哈,袁县太看得起我了。”周宽也是打着哈哈寒暄。
    比周宽起码要矮半个头的袁县稍微有点要仰视周宽的意思,所以很快就松开了周宽的手,嘴上说:“那就不打扰周老板你们谈事情了。”
    “袁县你忙。”周宽也笑着附和。
    从介绍双方认识之后一直从旁陪着笑脸的黄维鸣忽然插了句话:“袁县,周老板向我们学校的对口赞助基本谈得差不多了,斗胆请袁县来观礼。”
    这话初听有点不合时宜。
    怎么也不该当着周宽的面提,这样一来看起来就成了逼着袁县表态,连退路的梯子都给抽掉了。
    但实际上却不这么回事。
    因为白华二中不是企业,而是一个表现愈发优秀的县城重点高中,这是很重要的点。
    其次,袁县特此在这个时候冒头,明显是有意想跟周宽搭上线。
    在场无论是周宽、黄维鸣,还是袁县与其他几个人都看得明白。
    哪有那么巧的事情!
    黄维鸣这样一说,就给了袁县顺水推舟去多叨扰周宽的机会。
    再说了,白华籍年轻企业家在外功成名就回馈母校,这种事情在小小的白华本来就值得个头头脑脑出面。
    于是,袁县笑眯眯的点头:“好啊,从我们白华的学校走出去的学子回报母校,这可是一段佳话。”
    “这……那就有劳袁县了。”周宽适时笑着表态。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两拨人马很快各走各路,周宽跟黄维鸣走出了县招待所。
    说了两句没营养的寒暄话,也是各自分开。
    周宽很快走上宾利,特地将油门踩得轰隆隆,然后扬长而去。
    从刚才的文明礼貌一下就转成了张扬的年轻人。
    势必会给安静的城东留下了那么一些些谈资。
    驱车回往太平的周宽回思着从这位袁县長出现以来的全部交流。
    别看黄维鸣起初说得热闹,其实在县招待所,两人讨论了个毛线的正事。
    上次两条狐狸就交流好了相关事情,今天做的只是在公开角度下有讨论过程。
    这个公开当然指的是对特定群体。
    想着想着,周宽低声咕哝:“黄校长还挺喜欢‘扮猪吃虎’?特地模糊化我是去年二中的高考状元。”
    然后又吐槽:“就赖黄维鸣,就他这玩意对白华上层状况真是半点不了解!戏都还没唱,一个常务副县長就麻溜冒头了……”
    老实说,那位袁县的出现,有那么点出乎周宽预料。
    原计划是公开赞助讨论过程,然后在赞助仪式前把白华上层人马给自然而然的钓出来,现在早了很多。
    当然这也无所谓。
    反正周宽要在白华做的事情不多:白华梦捆绑白华,扎根下去;
    跟白华这些头头脑脑混个脸熟,然后一步步实现去年夏天的目标:让自己的家人在白华这一亩三分地能享受到最好的待遇。
    前者完成了,后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达成。
    所以,虽然很快钓上了鱼,但周宽却也无所谓。
    他现在站的角度对白华有了不同看法,周宽认为在白华这个小池子很难发生影响到他要做的事情的变化。
    毕竟,有一个据说在白华有熟人的未来老丈人,这老丈人家里还有个沾亲带故的南丘副市長,而白华只是南丘下属的县城之一。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开了十几公里,差不多都算到了太平地界时,黄维鸣的电话拨了进来。
    电话接通后,黄维鸣直接道:“方方面面都有人想了解你更详细的信息。”
    “有些人对你的印象是:张扬又礼貌、年轻、有前途。”
    “我还是刚刚才知道,你小子戴个表都几十万啊,难怪光是从表面看起来就显得有点扎眼。”
    “反正现在你的基础资料已经摆在了一些感兴趣的头头脑脑桌上。”
    “我漏说的刚上大学也是透明了,包括你是去年的二中状元,也是瞒不住人了的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听黄维鸣说完,周宽就笑:“校长,我可没想着要瞒着,是你的锅。”
    其它的周宽也没多说。
    反正现在的情况只需要把这出戏唱好一点。
    大概就能捞个家乡杰出企业家之类的名号。
    第(1/3)页